房地產市場應對供不應求的集體思考
房地產經紀人第一太平戴維斯(Savills)的研究主管約翰·麥卡特尼(John McCartney)在推特上說:“需要多少程度的#groupthink才能認為這與長期供不應求的市場相一致。”他談論的是房價放緩-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,房價現在每年僅增長0.9%,是12年來的最低水平-以及租金下降。
本周的數據顯示,都柏林的租金通脹率已從一年前的9.6%下降至6.6%。麥卡特尼的觀點是,房地產的兩個渠道的通貨膨脹正在放緩,因為盡管有無數的建議表明我們遠未達到所需的需求水平,但供應正趕上需求。
麥卡特尼(McCartney)在房地產經紀人領域有點特立獨行,并且經常因不從投資者的角度談論市場而大受抨擊,在他的百利維克看來,許多人在憲法上都有義務這樣做。
話雖如此,但問題仍然在于供應是否正在推動通貨膨脹放緩,或者價格是否根本無法上漲。經濟和社會研究所上周表示,“鑒于國內經濟的承受能力,價格要盡可能高。”這有道理。
住房租賃委員會本周的數據顯示,都柏林的平均月租金現在為1,762歐元,遠高于十年前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的最高水平。他們的租金仍同比上漲了6.6%,遠高于政府規定的城市大部分地區的4%的租金上限。
無論哪種方式,經濟學家都喜歡將這些增長數字標記為收益。換句話說,如果收入增長3%,租金增長3%,那么我們處于某種可持續發展的軌道。我們應該盡快達到目標。但是誰相信它將帶來穩定性或負擔能力呢?